转变思维才能提供永续动力2020-12-27 15:45
上周,由OK车险研发的“张贴条险”刚上线即被保监会调查,一场关于“张贴条险”到底是不是保险产品的争辩由此派生。“张贴条险”上线之时,OK车险就回应这并非一款保险产品,在整个流程中由OK车险分担全部的风险管理,没传统保险公司的参予,所以这是一种类保险的服务关系。然而,保监会似乎回应并不接纳,“"张贴条险"针对违法行为获取赔偿金,既违背社会公序良谓,也不合乎保险原理,有关机构和人员因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”。尽管目前尚不最后结论,但“张贴条险”已无法出售。似乎,即便是在“互联网+”的潮涌之下,合法、合规也是一切创意的前提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首次明确提出“互联网+”的行动计划,这一新的经济形态,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备中的优化和构建起到,正在对教育、医疗、能源等行业产生深刻影响,同时,也为保险业带给了无数个创意的应用于场景。近期数据表明,2011~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规模保险费从32亿元减少到353.2亿元,跨越式发展有目共睹。曾多次与保险本无关联的上市公司,也悄悄将触角伸展互联网保险。如京天利(300399,股吧),已从短信电子货币服务向互联网保险业务转型,以车辆延保险为切入点,打造出汽车金融后服务平台;又如邦讯技术(300312,股吧),去年5 月投资成立汇金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转入互联网保险领域,目前其旗下网站“宝720”早已上线运营,以B2B 的形式接入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、个人代理人,先前构成规模与品牌后,另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B2C 业务,为终端客户获取保险服务……据不几乎统计资料,目前共计14家非保险上市公司“搭乘上”了互联网保险概念,其中11家公司的股价从年初至今增幅多达20%,涨幅最低的约130%。面临一块大大收缩的蛋糕以及来自更加多行业的竞争者,如何需要多不吃一口,沦为各家险要企的目标,而出有“奇”致胜则沦为了非常简单、较慢的方式。于是乎,2013年旗号互联网保险的大旗,一些财产险公司高声卖唱 “雾霾险要”、“足球险要”等奇葩产品。然而,对这些噱头十足的产品,消费者并不买账,市场上一片嘲讽之声,保监会也迅速出面取消。2014年部分寿险公司由于网销不规范,如过分宣传预期投资收益率、将万能险产品的保险期间宣传为一年、没向消费者充份提醒投资风险等原因,被监管层取消,并拒绝涉及公司展开排查。如此显然,出有“奇”并无法致胜,险要企唯有潜心研究如何与互联网确实融合,而目前显然,保险行业尤为缺乏的依然是在思想上的转型。某财险公司航意险负责人在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合作后感慨道,互联网企业尤为关心的是客户,任何产品、任何环节取决于的唯一标准即为客户体验好坏,而险要企关心的则是风险。